无人机离地腾空盘旋,林海手持枪型外观的反无人机系统,利用光学变焦瞄准镜锁定目标,扣动扳机,控制无人机操作信号。短短几秒,无人机像接收到命令一样,被成功控制,缓缓降落,最终平稳落地。
这可不是无人机的“攻防战”,而是美亚柏科反无人机项目经理林海和团队测试反无人机系统的场景,所用的反无人机系统已是第八个版本。在过去的近100个日夜,林海和他的团队几乎以反无人机为工作生活的轴心,产品的迭代,就是这么“试”出来的。
研发反无人机系统的想法,源于市场需求——随着无人机的广泛运用,无人机“黑飞”、“乱飞”的现象层出不穷,安全话题备受关注,而作为近些年的新生技术,反无人机系统此前仅由国外几家厂家研发生产。今年春节后,林海接到工作任务,要求研发出反无人机系统,以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如今,林海和团队研发的反无人机系统之“电子鹰”反无人机系统干扰器设备将于本月发布,无人机的自动识别、预警正在做最后的识别算法优化、雷达调试,预计近期就能产品化,同时研发团队也申请了无人机防控系列产品的相关发明专利。
林海正在测试产品性能
工匠故事
反复试错 调试出最佳性能
两排桌椅合并在一起,桌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天线、频谱检测仪以及数张改了又改的设计图纸。反无人机系统的实验室并不大,甚至有些局促,但就是在这么一个空间里,林海和他的团队完成了八个版本的产品设计、研发,而且还是酷炫的反无人机系统。
加入反无人机项目组之前,林海主要从事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的研发,“反无人机任务看上去是全新的,但其中所使用的无线电技术是相通的。”深耕技术领域十五年,林海对完成任务大体充满信心,“当然,这也是一个挑战,一切工作的开展都像是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前车之鉴”可循,林海就自己带领团队反复试错。他首先将精力集中在天线上,因为天线和信号紧密勾连,反无人机系统每瞄准一个目标,控制其无线信号是重中之重。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天线,林海和团队先后买来八木天线、对数周期天线、玻璃钢天线等多个类别的天线及对应的控制器,再一一设置参数,利用频谱分析进行调试。如此循环往复十多次,技术匹配的天线脱颖而出,这还没完,林海又依据反无人机系统的外观需求对天线再次筛选。
“做我们这行最怕的就是闭门造车,研发出的产品无法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技术出身的林海深知性能调整和测试的重要性, 8版产品、10次评审会、十多次天线调整、近百份项目日报,每两三天一次的短会,这些数据记录着林海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精益求精 不断完善用户体验
如果把林海和团队设计的所有版本的反无人机系统放在一块,你将看到一部反无人机系统的制作“进化史”,越往后,设备的“人情味”越浓。譬如,最初版本的反无人机系统外观天线裸露,瞄准镜只能瞄准百米范围内的事物,扳机也未呈现出来,而到了最新版,设备实现了一体成型,外观美观大气,瞄准镜的瞄准范围扩大到三四百米,扳机的“射击”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且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另外还配了指示灯,提醒使用者设备正在运行中。
精雕细琢,完善用户体验,是林海所理解的工匠精神的另一部分。除了研发前期的反复试错,他还邀请公司其他部门的同事一齐参与产品测试,用他人的眼光来对产品进行评判,以期尽可能地贴近客户想法。而公司无人机团队里的专业“飞手”也成了反无人机系统测试的“进攻”方,30次的无人机攻防测试,才成就了现今的“无人机终结者”。林海说,接下来他们将批量生产样机提供给部分客户,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再进一步对设备的感官体验和交互体验进行优化。
乐在其中 兴趣和理想引领前行
作为技术研发人员,林海对“产品的极致”有近乎偏执的渴望,更有啜饮失败的淡定,对他来说,动手做东西是一种本能,熬夜加班赶设计稿、外出测试,这些看似索然无味的工序,林海做起来却乐在其中。
“我本来就很喜欢玩无人机。”作为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和网络空间安全专家,厦企美亚柏科在无人机研发方面的成绩可圈可点,林海受此氛围感染,也渐渐喜欢上了无人机,“尤其是当我发现无人机就像人眼睛的延伸,它能带我们看到山的那边是什么样子。”本身就喜欢“矛”,如今又参与设计“盾”,这对林海来说“实在是种有趣的体验”。
采访中,林海最常提及的是团队。“为了快速做出新版本,大家都是牺牲周末时间自觉加班,有同事生病发烧了去医院打完点滴就赶到公司继续工作。”林海觉得,是兴趣和理想给予了团队前进的力量,支撑起他们的一丝不苟,“关键还是喜欢这项工作吧,对设备研发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林海说。
名片
林海,37岁,2001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美亚柏科反无人机项目经理,从事IT行业15年,主要从事网络安全方面的软件研发,所在团队正在研发反无人机系统。
匠心独运
林海在研发中,对产品反复调整、改造
美亚柏科自主研发的电子鹰反无人机系统,能对市面上的主流无人机进行及时的发现、识别、预警,并对“有害”无人机采取措施,实现针对无人机压控信号和导航信号进行双重控制,通过发射无线电波,使“有害”无人机快速、有效地迫降在安全区域外。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