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华侨大学嵌入式技术研究所所长谢维波接受采访。
新华网厦门5月20日电(刘默涵 实习生 陈玉琴)物联网被视为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近年来,随着物联网行业标准的完善、技术的革新以及政策的扶持,我国物联网产业空间已逐步打开。
日前,福建省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华侨大学嵌入式技术研究所所长谢维波接受记者专访时提出,若要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速度,亟需创新“政产学研”协同机制。
“政产学研”协同机制是指企业联合政府、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由政府提供政策平台,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供给方的一种创新合作机制。该机制实现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四大部门在功能和资源上的优势互补,有机融合了技术创新上、中、下游各环节,对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许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谢维波认为,物联网在实现产业化进程中更应该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互动。
“‘政产学研’协同机制有助于打破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壁垒,是加快物联网产业顺利发展的有效保障之一。”谢维波说。
事实上,在物联网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将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结合起来协同创新,国内早已进行。但在谢维波看来,国内对于“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的推进是“形式所费不赀,但效果不尽人意”。
究其原因,谢维波认为,主要是当前构建“政产学研”协同机制中存在“三大短板”:一是由政府资助的科技创新平台过于依赖高校或企业,难于实现服务行业、服务产业的目标;二是科技项目的产业化目标和时间要求需多家企业联合承担,但却缺少中间的协调环节;三是企业的科技创新缺乏自觉又有能力的监督者。
“在‘政产学研’协同机制中创新地构建‘产业技术平台’有助于补齐‘三大短板’,为物联网产业化进程做加速。”谢维波说,“产业技术平台”由“运营者”、“责任人”、“监管人”三者构成。其中,“运营者”由具有“政产学研”经验的专家学者构成;“责任人”是平台的法人,由领军企业牵头;“监管人”由各级政府发展的科技产业主管担任。
在谢维波看来,该“产业技术平台”的构建即克服了“政产学研”协同机制中“责权利”不清的缺陷,又解决了“研发什么、怎么研发、研发的速度与效率、研发的资助与监管、研发的投资回报”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不仅促进了以物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技术型企业的产业升级,还有助于孕育出新兴的产业。
今年9月,“‘物联中国—寻找最具影响力、最具投资价值物联网项目’年度盛典”将于厦门举办。
“物联中国”以企业、以产业园区为服务主体,整合物联网业界“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拥有“专家、项目、资本、市场”四大类创新资源,谢维波认为,这一活动在“政产学研”协同机制上创新注入了资本及市场资源,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广大创投机构之间的投融资信息对接,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基于价值链的标准系统产业生态平台,“期待它能为产业带来更多的化学反应”。